感謝護持,集資計畫已圓滿結束




《回眸》紀錄片上映
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募集

台灣首部談論靈性照顧的紀錄片
見證 20 餘年臨床照顧的心血結晶,帶領世代人尋找面對生死的力量



你知道嗎?根據統計*,面對人生最大的困境「死亡」,自認準備好的人不到一半。
出生與死亡的過程其實很相似,都是從原本的舒適圈走向未知。面對自己終將死去的事實並非容易的事,唯有整頓心靈,方能在前往下一個不同的生命形式時,擁抱寧靜。
*資料來源:安寧照護基金會,2020 年統計




末期病人靈性不安的根源來自「死亡恐懼」,當靈性痛苦無法得到緩解時,身心的煎熬也將隨著身體變化加重。
如何在有限的最後一段生命旅程中,向摯親道謝、道歉、道愛與道別,回顧生命、完成心願而體悟生死,是一生最終的課題








早在 20 餘年 前,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將宗教師納入照顧團隊時,大悲學苑創辦人宗惇法師與德嘉法師走進一間又一間的病房,是最早的「臨床宗教師」,更為台灣安寧靈性照顧的先驅。
後期 10 年 的歲月,因為看見社區靈性照顧的需求,大悲學苑開啟了關懷人員的培育,並讓陪伴在社區中萌芽。
大悲學苑至今不曾間斷,陪伴一位又一位的末期病人,因為深知每段生命的珍貴不凡,但願每位病人能尋獲內心平安、得以善終。








《回眸》歷時近 2 年的拍攝,拍攝時間不算長,導演卻一直覺得時間走得很慢。 結束拍攝後不久,電影中主要參與拍攝的三位病人都已離世,鏡頭下的影像顯得更得來不易⋯⋯。

數十年的經驗積累
等待世人關注的目光
高齡化後,臨終關懷需求愈加沈重,我們期盼電影成為傳承的助力,推開社會對死亡避而不談的大門、接納生死,一同正視生命的每個階段與靈性提升的重要性。

獻給世代人
臨終關懷的第一手紀錄
台灣生死議題的影像記錄者很少,電影拍攝更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據統計,病人轉到安寧病房後平均所餘生命約 3 週,透過影像將第一手照顧經驗留存後人,更顯重要。

讓台灣的專業經驗
被國際看見
台灣在善終指數上排名全球第六,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專業更是台灣獨有的歷史創舉 。這一次,我們有機會讓不凡的台灣之光耀眼國際!



守護的星星|冠瑋爸爸
享年 41 歲
大悲學苑照顧時間 37 天
劇組遇見冠瑋時,醫院評估他的生命期約剩一個月。冠緯最大的願望是陪伴兩個還在讀小學的雙胞胎兒子長大,然而身邊的所有人、包含他自己都知道,這是個無緣成真的心願⋯。
面對病人的牽掛與遺憾,法師們帶領冠瑋回顧人生,化解長久以來與父母間的緊繃關係、放下對兒子的不捨,化作一顆名為「安覺」的星星守護妻兒,前往「死亡」之後的下一段生命歷程。
享年 60 歲
大悲學苑照顧時間 4 天
身材高壯的阿強阿公,因為肝癌末期住進了安寧病房。原本自認做好離開人世的準備的阿公,在與法師多次對談後卻泣不成聲,提起一直惦記的前妻。
在法師的牽線和陪伴下,阿公與前妻見了最後一面,道出心中的追悔與懊惱、掛念與關愛。再去病房探視時,解開了壓抑十幾年心結的阿公說:「我的心不痛了,身體也不痛了!」面對身體動盪不適,仍對生命沒有怨嘆,得以安然離世。
解開心結的|阿強阿公




2 年 的拍攝時間裡,導演在狹小的空間以輕巧的設備上陣,只為在不打擾病人的同時拍下真實。
疫情期間,團隊走訪日本、香港拍攝,貼身紀錄 10 位 病人的生死歷程,只為留下靈性照顧的珍貴影像。
斥資數百萬製作的電影,即使有著十方大眾的護持,至拍攝最後經費也早已捉襟見肘⋯⋯








|電影上映|
讓珍貴的作品躍上大銀幕

|電影國際發行|
讓台灣的專業發揚海外

|關懷人員培訓|
讓關懷的薪火相傳






紀錄片導演 陳 志漢
死亡值得每個人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面對生命這一道難關,除了恐懼與嘆息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中獲得什麼?這是『回眸』這部片的價值所在。
直視生死的課題,每一刻彌足珍貴



《 法師不設限 》
Podcast 節目
「人終極所追求,莫非是生死這一大事。許多人窮極一生追求的,到生命末期才知道沒有準備好,而大悲學苑悲天憫人的宗教師與志工們不辭辛勞協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眾生,期待更多人響應與加入!」

蔡兆勳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
「每一個人都有靈性需求,當靈性需求沒有獲得圓滿,就會自然產生靈性的困擾或痛苦!末期病人的生命很有限,經常會出現這些現象,繼而影響病人的善終。因此,專業的靈性照顧是終末照護很重要的一環。」

程劭儀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
「靈性關懷是安寧緩和醫療最困難的面向;我們必須了解病人的生命價值與哲學、對於來世的恐懼、家庭關係、溝通困境以及目前的疾病狀況等。醫護人員必須接受相關訓練,才能適當地提供靈性關懷照顧。」

王浴
台灣大學醫學院安寧病房護理長
「不少人尊稱我是安寧療護領域的專家,我一直在回顧是如何從「生手」到現在變成所謂的「專家」。從事靈性照顧更重要的是學習認識自己、理解別人,學習如何與環境中的人、事互動(有如跳探戈)。大悲學苑已有ㄧ套學習系統,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自利利他的修行。」

-
我可以選擇以哪些付款方式支持計畫?「單筆支持」可使用信用卡、ATM 轉帳、超商繳費與線下匯款;「定期支持」方案需使用信用卡付款。
-
我想以線下匯款支持計畫,我該如何操作?請協助填寫線下匯款表單,表單中您提供匯款帳戶與操作說明。 點我開啟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q9a95xxAWxERsCVP8
-
我什麼時候可以收到回饋品?回饋品預計在集資結束後陸續出貨,並於電影上映前送到贊助者手中,歡迎大家帶著熱騰騰的回饋品一同進戲院支持回眸!
-
贊助訂單成立後,可以更改付款方式、訂單內容或取消訂單嗎?很抱歉!訂單產生後即無法修改。若需修改訂單或退款,請將您的姓名、訂單號碼、原因以電子郵件寄至 review.2021film@gmail.com,將有專人為您處理。
-
我是媒體記者,若想報導此集資計畫,請問如何聯繫?請來信 roychen@backer-founder.com,將由專人與您接洽。
-
我是企業或相關組織,希望可以大額贊助或深度合作,請問如何聯繫?感謝您的熱心支持,請來信 review.2021film@gmail.com,將有專人與您接洽。
-
本計劃的發起單位為何?《回眸》紀錄片上映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募集 計劃由「大悲學苑」發起,並協助商品出貨、提供後續服務;電影由「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製作、並由「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計劃委託「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行銷策劃。
-
贊助專案會需要填寫哪些個人資料?贊助計畫會需要提供姓名、電話及您常用的電子信箱,方便在計劃進度更新、回饋品寄送時,即時與贊助者聯繫。 同時,日後,計畫發起方「大悲學苑」也將得以持續與您分享安寧靈性照顧等相關課程或活動訊息。若後續希望取消訂閱,也可以隨時寄信至 review.2021film@gmail.com 讓我們知道,我們會協助您取消追蹤訊息。
-
目前已經募集到足夠的電影製作經費,那麼電影預計會於何時上映?《回眸》原訂於 9 月於全台戲院上映,確切時間將視疫情狀況調整,最新進度將公告於「 大悲學苑《回眸》Review 」Facebook 粉絲專頁。
-
我適合帶孩子進影聽觀看《回眸》嗎?因紀錄片尚在最終製作階段,確切分級要等待審查才會得知,目前依電影內容而言,較建議觀賞年齡為國高中以上學子。